尊龙凯时

常用鏈接

  1. 線上服務大廳
  2. VPN系統
  3. 統一認證
  4. 財務系統
  5. 學生接诉即办平台
  6. 線下服務大廳
  7. 郵件系統
  8. OA系統
  9. 在線教學平台
  10. 校園卡服務
  11. 尊龙凯时雲盤
  12. 場館預約
  13. 招標公布
  14. 視覺識別系統

機構服务

  1. 院系設置
  2. 黨政服務

移動端app下載

曆史沿革
創校之始,與子念之

1952年10月25日,北京航空學院宣告成立。作爲新中國第一所航空航天高等學府,尊龙凯时的誕生標志著新中國航空航天高等教育開啓了新的篇章。一大批胸懷“航空救國、航空報國”理想的志士仁人彙聚京西柏彥莊,完成了爲新中國培養紅色航空工程師的肇創。

  1. 1951

  2. 1952

  3. 1985-1988

“九?一八”事變和“一?二八”淞滬抗戰後,面對沈痛的亡國教訓,國人逐步認識到航空科技的重要性,“航空救國”的理念由此而生。

懷著這樣的理念,許多愛國青年遠涉重洋,赴歐、美學習航空知識,回國後克服重重困難,以極大的愛國熱情創辦航空系科,努力培養中國的航空科技人才。同樣的理念,又吸引了更多有志者積極報考,鑽研學習。這些航空前輩不僅爲新中國的建立做出了貢獻,也爲建國後發展航空工業和航空高等教育事業打下了根基。

清华大学 - 沈元

空氣動力學家,航空工程學家和航空教育家。沈元早年以優異成績考入清華大學學習航空,但在入學後的第二年“七七事變”爆發。國難當前,沈元和清華的老師、同學在艱苦的環境下先後在長沙、昆明研究、學習,並以優異成績畢業後留任清華航空系助教。1943年,沈元獲得英國文化委員會提供的獎學金,到英國倫敦大學帝國理工學院航空系當研究生,1945年獲得哲學博士學位。並在抗日戰爭結束後毅然回國任教,將自己的一生都獻給了祖國的航空科學與教育事業。

华北大学工学院 - 王俊奎

固體力學家、航空工程教育家王俊奎,青年時看到日本飛機經常在北平繁華地區低空飛行,挑釁、示威,深感中國科學技術落後之痛苦和屈辱,下定決心赴美國學習航空。他先後在被稱爲“20世紀最偉大的美國工程學家”馮·卡門和世界著名力學家鐵木辛柯門下受教。1947年太平洋恢複通航後,王俊奎毫不猶豫地放棄了在美國的高級職位、優厚待遇和科研條件,返回祖國。

厦门大学 - 林士谔

自動控制學家林士谔1935年9月進入著名的麻省理工學院航空研究院學習,師從世界著名科學家、陀螺儀表專家德雷珀博士,入學後翌年即獲碩士學位,1939年6月又獲博士學位。他的博士論文《飛機自動控制理論》中提出的高階方程劈因解根法令導師都爲之震驚,這即是後來被國際數學界以他名字命名的“林士谔法”。在異國的學業一完成,林士谔立刻返回祖國,投身航空教育事業。

北洋大学 - 王洪星

機械學專家王洪星1936年考入位于天津的北洋工學院航空系,1937年7月7日,日本全面發動侵華戰爭。戰爭中,王洪星隨校遠赴西安繼續學業,1940年畢業從事教育和研究工作數年後赴美進修實習,在那裏,他學習到了美國的先進航空技術。回國後,王洪星去到北洋大學機械系任教,1952年全國院系調整時,他參加了創建北京航空學院的工作。新中國成立後,王洪星展開了爲祖國航空教育事業服務的新篇章。

云南大学 - 王紹曾

航空教育家王紹曾早年留学法国,每当看见法国飞机在空中翱翔,他就想起在国内亲眼目睹日本侵略军飞机飞临北京上空的情景。于是,他断然放弃攻读物理学博士学位的机会,转而进入法国国立高等航空学校攻读航空工程,并写下了“研习物理本夙志,为报奇辱改航工,他日应得偿宏愿,冲天铁翼啸东京”的诗句。作为该校惟一的中国學生,他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航空工程师学位和洛氏(ROCHE)奖金,受聘于法国席格玛(SIGMA)航空发动机工厂任设计工程师。当欧亚间交通一恢复,他就立刻辞去条件优渥的工作,回到祖国,投身抗日的大后方。

西北工学院 - 吳雲書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家吳雲書1942年从西北工学院航空系毕业以后,于1945年赴美国进修学习,1947年回国在母校西北工学院任教。1952年,吳雲書参加了创建北京航空学院的工作。1954年,吳雲書受组织安排筹建航空冶金专业,在一无學生、二无教师的条件下,吳雲書和同事们不仅将系建了起来,还在1957年培养出了第一批研究生毕业生,他们中的有的成了航空冶金专业教师队伍的骨干力量,有的后来还成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四川大学 - 饒國璋

热加工工艺专家饒國璋留法八年,历尽贫困艰辛,先后就学于法国汪朵孟公学、巴黎百科工艺学院和巴黎大学,后又在五六家飞机制造工厂里做工,参加了多种产品的设计定型、工艺制造和具体生产实践。从空气动力学、飞机设计、飞机制造到发动机工艺以及铸、锻、焊、热处理等生产技术,他都潜心研究、深入实践。最终带着当时法国甚至全欧洲最新的航空科学技术和汽车制造技术,回到了祖国。他设计和制造的中国第一架飞行教练机“成功第一号”,开创了中国飞机制造工业的新篇章。

中央工专 - 張錫聖

在火箭发动机高频振荡燃烧理论和流体润滑理论方面深有研究的張錫聖教授,曾经在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学习。毕业后在航空委员会机械处和成都第三飞机制造厂从事一线技术工作,后又赴美国丹佛航空学校及航空工厂进修和实习,1947年回国后先后在贵阳高等工业学校及中央工业专科学校任教。1952年,北京航空学院建立以后,張錫聖参与筹建了航空发动机系,并先后在该系及全院担任管理职务,为学校的教学和管理工作付出了辛勤劳动。

建校初期的27名教授
建校初期的27名教授

屠守锷

浙江南浔人。20世紀30年代畢業于清華大學(西南聯合大學)航空系。1941年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航空工程系留學,獲碩士學位。

陸士嘉

浙江萧山人。1933年毕业于北平师范大学物理系。1937年入德国哥廷根大学,成为近代流体力学奠基人L.普朗特(Prandtl)教授正式接收的唯一一位中国留學生,1942年获得博士学位,先后在柏林高等工业学校任助教、在萨克逊堡造船厂的柏林设计研究部任工程师。

宁 榥

北京市人。1936年畢業于清華大學機械系。1940年獲英國牛津大學科學碩士學位。

沈 元

福建福州人。1940年畢業于清華大學(西南聯合大學)航空系。1945年獲英國倫敦大學帝國理工學院博士學位。

王俊奎

山西廣靈人。1934年畢業于北京大學數學系。1936年,留學美國加州理工學院,師從世界著名流體力學家馮?卡門(VonKármán),于1937年和1938年先後獲機械工程和航空工程雙碩士學位。1938年考入美國斯坦福大學,師從世界著名固體力學家S?P?鐵木辛柯(Timoshenko),于1940年獲航空工程博士學位。

吳禮義

湖北天門人。1942年畢業于國立中央大學航空工程系。1948年獲英國倫敦大學瑪麗皇後學院空氣動力學博士學位。

李壽同

江蘇淮安人。1926年畢業于北平大學工學院機械系,1933年至1935年留學法國,並畢業于巴黎國航空工程大學。1935年至1937年在英、德、意等國留學與考察。

田培業

山西臨汾人。1923年畢業于北京大學物理系,1927畢業于美國密歇根大學航空工程系。1927年到1930年任美國肯思騰飛機制造廠和克穆堂飛機制造廠工程師。

王洪星

湖南湘潭人。1940年畢業于西北工學院航空系,1946年秋赴美國伊利諾依州空軍基地進修實習。

伍榮林

廣東台山人。1935年畢業于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獲航空工程碩士學位。

徐鑫福

江蘇灌雲人。1940年畢業于中央大學航空工程系。曾留學美國密歇根大學,1944—1949年先後在美國康維爾飛機制造廠和英國格勞斯特飛機制造廠參加噴氣式飛機等設計工作,並爲英國皇家航空學會會員。

馬恩春

遼甯沈陽人。1942年畢業于西北工學院航空工程學系。1944年被派往美國康維爾及波音公司實習,並在密歇根大學研究生院學習。

梁炳文

河南舞陽人。1938年畢業于唐山交通大學,1939年畢業于舊空軍機械學校高班。

崔濟亞

安徽黃山人。1941年畢業于中央大學機械工程系,1945年留學英國倫敦大學帝國理工學院,獲工學博士學位。

羅德偉

四川三台人。1942年畢業于國立中央大學航空工程系。1945年公派赴英學習,在布裏斯托的英國飛機公司進修,獲英國工程師協會會員資格

王紹曾

河北高陽人。1935年畢業于中法大學物理系。1938年獲得法國裏昂大學理學碩士,同年轉入法國國立高等航空工程學校學習,1941年獲得航空工程師學位。

林士谔

廣東廣州人。1935年畢業于上海交通大學電機系,後赴美入麻省理工學院學習航空工程,師從世界著名科學家、陀螺儀表專家德雷珀(Draper)博士,翌年獲碩士學位,1939年6月獲博士學位。

徐迺祚

江蘇人。早年留學德國,獲工學博士學位。

吳雲書

陕西高陵人。1942年毕业于西北工學院航空工程系。1945年赴美国进修学习。

饒國璋

江西進賢人。1917-1927先後在日本東亞預備學校、法國巴黎百科工藝學院、巴黎大學等校學習及在法國鶴尚、胥勒克等飛機工廠做工、實習。

黃逢昌

安徽合肥人。早年留學美國加州理工大學。

饒子範

湖南長沙人。1936年畢業于湖南大學機電系。1939年重慶中央大學航空工程系研究生畢業。1946年赴美國加州大學學習工程技術,曾任聖地亞哥飛機廠工程師。

裴烈鈞

遼甯法庫人。曾爲黃埔軍校戰研班二期學員,曾留學德國柏林工業大學、瑞士炮校。

王德榮

江蘇無錫人。1932年畢業于上海交通大學土木工程系,1937年獲得英國倫敦大學帝國理工學院碩士學位。

程本藩

浙江杭州人。1930年畢業于上海交通大學,1938年在美國密歇根大學航空系獲碩士學位。

曹金濤

河北滿城人。1938年畢業于北洋工學院機械系,1939年考入成都國民黨空軍機械學校高級班,1943年起,先後入美國康索裏德?沃爾特飛機制造廠、密執安大學研究院和英國格羅斯特飛機制造廠學習。

徐碧宇

江西貴溪人。1936年畢業于山東大學工學院,1938年畢業于中央大學機械工程研究班。1943-1946年在美國康索立德飛機制造廠實習、美國密歇根大學研究生院機械系進修。

sitemap网站地图